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皮肤丹毒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局部护理、冷敷、休息和抬高患肢等方式治疗。皮肤丹毒通常由链球菌感染、皮肤损伤、免疫力低下、淋巴回流障碍和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皮肤丹毒主要由链球菌感染引起,抗生素是主要治疗手段。常用药物包括青霉素V钾片250mg,每日4次、头孢氨苄胶囊500mg,每日3次和阿莫西林胶囊500mg,每日3次。疗程通常为7-10天,需遵医嘱完成。
2、局部护理: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或摩擦。可使用温和的消毒液清洁皮肤,如碘伏或生理盐水。局部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每日2-3次,有助于预防继发感染。
3、冷敷缓解:冷敷有助于减轻红肿和疼痛。使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块,每次敷10-15分钟,每日2-3次。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
4、充分休息: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每天7-8小时,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病情恢复。
5、抬高患肢:若丹毒发生在下肢,抬高患肢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可使用枕头或软垫将患肢抬高至高于心脏水平,每日多次,每次15-20分钟。
皮肤丹毒患者在治疗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鱼类。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但避免剧烈运动。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接触感染源,定期复查,遵医嘱完成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