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凉后咳嗽多由呼吸道敏感或慢性炎症引起,常见于过敏性咳嗽、慢性咽炎或支气管高反应性。关键应对措施包括保暖、抗过敏治疗和呼吸道护理。
1. 过敏性咳嗽
冷空气刺激易诱发组胺释放,导致气道痉挛。典型表现为干咳无痰,夜间加重。可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外出佩戴棉质口罩,居家使用空气加湿器维持50%湿度。
2. 慢性咽炎
咽部淋巴滤泡增生使黏膜敏感,冷刺激引发反射性咳嗽。症状包括咽痒、异物感。建议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含服西地碘含片,避免辛辣食物。每日饮用罗汉果茶有助于修复黏膜。
3. 支气管高反应性
气道神经末梢过度敏感,温度变化导致咳嗽阈值下降。特征为刺激性呛咳,运动后加剧。孟鲁司特钠可降低气道敏感性,坚持游泳能增强耐寒能力,睡前饮用蜂蜜生姜水缓解症状。
4. 隐匿性鼻后滴漏
鼻炎患者遇冷时鼻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需排查过敏性鼻炎,使用鼻用激素喷雾,睡觉抬高床头15度,每日鼻腔冲洗减少刺激。
长期反复受凉咳嗽需排查咳嗽变异性哮喘,肺功能检查可明确诊断。冬季注意颈部保暖,室内外温差超过10℃时佩戴口罩过渡适应。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应进行胸部CT排除支气管内膜结核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