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肺少许慢性炎症通常由感染、环境刺激或基础疾病引起,治疗需结合病因采取抗感染、生活方式调整及对症处理。关键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护理和定期复查。
1. 感染因素
细菌感染是常见诱因,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或头孢克肟等抗生素,疗程7-14天。病毒感染需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真菌感染则需氟康唑治疗。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
2. 环境诱因防护
长期接触粉尘、烟雾或空气污染者应佩戴N95口罩,使用空气净化器保持室内PM2.5低于35μg/m³。职业暴露人群建议每半年进行肺功能检查,居家环境保持湿度40%-60%减少气道刺激。
3. 基础疾病管理
合并慢阻肺患者需规律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糖尿病患者应将空腹血糖控制在6.1mmol/L以下。胃食管反流引发者睡前3小时禁食,床头抬高15-20厘米。
4. 呼吸康复训练
每日进行腹式呼吸练习:吸气4秒鼓腹,呼气6秒缩唇,每次10分钟。有氧运动选择游泳或快走,每周3次,每次30分钟。肺功能较差者可练习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动作。
5. 营养支持方案
增加优质蛋白摄入,每日鸡蛋1-2个、鱼肉150g。深色蔬菜每天500g,其中西兰花含萝卜硫素可辅助抗炎。慢性咳嗽者早晚各饮200ml蜂蜜水,避免辛辣食物刺激呼吸道。
双肺慢性炎症需坚持3-6个月系统管理,吸烟者必须戒烟。治疗后3个月复查胸部CT,若出现痰中带血、持续低热需立即就诊。长期咳嗽建议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排除咳嗽变异性哮喘,合并肺纤维化患者需每季度监测肺弥散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