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带血可能由呼吸道感染、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或肺癌等疾病引起,需结合其他症状及时就医排查。常见原因包括炎症损伤黏膜、血管破裂或肿瘤侵蚀,治疗需针对原发病进行药物或手术干预。
1. 呼吸道感染
急性支气管炎或肺炎可能导致咳嗽剧烈,黏膜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血丝通常量少且伴随黄痰,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克肟)、阿奇霉素或左氧氟沙星可控制感染,配合盐酸氨溴索化痰。居家可用冰糖雪梨汤润肺,避免辛辣食物刺激。
2. 支气管扩张
长期慢性咳嗽导致支气管壁结构破坏,血管异常增生易出血。典型表现为大量脓痰伴间断性咯血,CT检查可见"轨道征"。急性期需用垂体后叶素止血,长期服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改善黏液清除。每天练习腹式呼吸增强肺功能,高蛋白饮食帮助组织修复。
3. 肺结核
结核杆菌侵蚀肺组织会引起空洞性病变,表现为午后低热、盗汗伴血痰。痰涂片找到抗酸杆菌可确诊,需联合异烟肼、利福平等4种抗结核药物规范治疗6个月以上。患者需单独餐具消毒,多食用百合、银耳等滋阴食材,避免传染他人。
4. 肺癌
中央型肺癌早期即可出现痰中带血,多为间断性鲜红色血丝。胸部增强CT可见占位性病变,支气管镜取活检确诊。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切除(肺叶切除、袖状切除)、靶向治疗(吉非替尼)或化疗(培美曲塞)。戒烟并减少厨房油烟吸入,每半年做低剂量螺旋CT筛查。
持续咳血超过3天或单次咯血量大于5ml应立即就诊呼吸科,突发大咯血需保持侧卧位防止窒息。日常注意记录出血频率和伴随症状,避免用力咳嗽加重损伤,空气质量差时佩戴N95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