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肿瘤综合科
食道癌的检查主要通过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活检等方法确诊。内镜检查是首选,可直接观察食道黏膜病变,同时取组织进行病理分析;影像学检查如CT、MRI和PET-CT可评估肿瘤大小、位置及是否转移;病理活检是确诊的金标准,通过组织学检查明确肿瘤性质。
1、内镜检查:内镜是食道癌检查的核心手段,通过胃镜或食管镜直接观察食道黏膜的异常变化,如溃疡、肿块或狭窄。内镜下可进行染色、放大或窄带成像技术,提高早期病变的检出率。同时,内镜可进行活检,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是否为恶性肿瘤。
2、影像学检查:CT扫描可显示食道壁的厚度、肿瘤的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评估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适用于评估肿瘤的浸润深度及与邻近器官的关系。PET-CT结合了功能与解剖信息,可发现早期转移灶,对分期和治疗方案制定有重要价值。
3、病理活检:通过内镜或手术获取的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食道癌的金标准。病理检查可明确肿瘤的类型如鳞状细胞癌或腺癌、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为治疗提供依据。对于难以取到活检的病例,可通过细胞学检查或液体活检如循环肿瘤DNA检测辅助诊断。
4、其他辅助检查:钡餐造影可显示食道的形态和功能异常,如狭窄、僵硬或充盈缺损,但无法替代内镜和病理检查。超声内镜可评估肿瘤的浸润深度及周围淋巴结情况,对早期食道癌的分期有重要意义。血液肿瘤标志物如CEA、SCC等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但特异性较低。
食道癌的早期诊断对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内镜检查结合病理活检是确诊的核心方法,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评估肿瘤的范围和分期,综合运用多种检查手段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