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白内障手术后需重点关注血糖控制、眼部护理、药物使用、并发症监测及生活习惯调整。术后恢复效果与血糖稳定性密切相关,需通过规范用药、定期复查和科学护理降低感染风险。
1、血糖管理:
术后血糖波动可能影响伤口愈合和炎症反应。建议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胰岛素治疗者需遵医嘱调整剂量,口服降糖药患者避免擅自停药。血糖过高可能诱发黄斑水肿或视网膜病变进展。
2、眼部护理:
术后1周内避免揉眼、俯身动作,防止人工晶体移位。使用无菌棉签清洁眼周分泌物,按医嘱佩戴防护眼罩。两周内禁止游泳、洗头时注意遮挡,避免污水入眼。出现眼红、疼痛或视力骤降需立即就医。
3、规范用药:
抗生素滴眼液需按时使用预防感染,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可减轻炎症反应。非甾体抗炎滴眼液能缓解术后不适。降糖药物需与眼科医生沟通调整,避免使用可能升高眼压的全身性激素类药物。
4、并发症监测:
糖尿病患者术后易发生角膜水肿、眼内炎或黄斑囊样水肿。术后1天、1周、1月需复查眼压、眼底及角膜情况。突发视物变形、闪光感应警惕视网膜脱离,持续眼胀头痛可能提示青光眼发作。
5、生活调整:
术后1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阅读电子设备每20分钟休息远眺。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杂粮,每日补充深色蔬菜200克。戒烟限酒,保证7小时睡眠促进代谢修复。
术后3个月内建议每月复查眼底,长期维持血糖达标可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日常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控制每日饮水总量在1500-2000毫升。适当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避免举重、潜水等可能升高眼压的活动。营养补充可增加蓝莓、胡萝卜等富含叶黄素的食物,有助于保护视网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