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血常规检查可以为白血病的初步筛查提供线索,但不能单独确诊,需要结合骨髓穿刺等进一步检查来判断。一旦血常规检查结果异常,应尽快就医进行深入检查。
1、血常规检查能发现什么异常指标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其主要表现是血液中各种血细胞的异常。血常规检查通常可以发现以下指标异常:
白细胞数量异常:白细胞数量可能显著升高高于参考值,但也可能显著减少。
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数量低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出血倾向,比如皮肤瘀斑或鼻出血。
血红蛋白减少:贫血、疲劳、乏力等症状可能与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相关。
虽然血常规可以通过这些指标提供早期线索,但单靠这些异常无法确诊白血病,因为类似的血象问题也可能由其他疾病引起。血常规只能用于初步筛查,发现异常后需进一步确认。
2、确诊白血病需要哪些进一步检查
当血常规提示异常,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以下检查以确诊白血病:
骨髓穿刺活检:这是确诊白血病的“金标准”,通过抽取骨髓样本分析造血细胞情况,判断是否存在白血病细胞增殖。
流式细胞仪检测:用于分析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帮助确诊白血病的亚型。
分子生物学检测:通过基因检测查找染色体异常,进一步明确白血病的分子特征。
3、发现血常规异常后如何处理
面对疑似白血病的血常规结果,不要惊慌,及时求助于专业的血液科一般处理方法包括:
尽早完成骨髓穿刺等确诊检查,确认疾病的类型和分期。
如果确诊白血病,需要尽快启动治疗。常见治疗方式包括化疗、靶向药物治疗,以及符合条件的患者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常规检查是白血病筛查的重要工具,但并非确诊手段。如果发现异常,请立即就医进行深入诊断,专业治疗是良好预后的关键。白血病早发现、早治疗的成功率较高,切勿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