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新生儿血糖低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母体因素、分娩过程、婴儿自身代谢问题以及疾病等,需根据具体原因及时调整喂养方式,必要时进行药物或静脉输液治疗。早期发现并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风险。
1、母体因素导致的新生儿血糖低
如果母亲在怀孕期间患有糖尿病,即使血糖在分娩前得到控制,新生儿可能会因母体高血糖环境刺激胰岛素分泌过多,出生后引发低血糖。孕期营养不良或过度限制糖的摄取也会造成新生儿血糖供应不足。针对这种情况,产前需要加强母亲的营养管理,特别是在妊娠末期需要由产科医生定期开展检查,控制血糖平衡。
2、分娩过程中的应激和能量消耗
长时间分娩可能导致婴儿能量消耗过多,尤其是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更容易因为肝糖原储备不足而发生血糖低。这类新生儿需要通过早期皮肤接触和初乳喂养尽快补充能量,较重的情况应使用葡萄糖水喂养或输液。
3、新生儿自身代谢问题
部分新生儿可能存在胰岛素分泌过多、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如糖原累积病、脂肪酸氧化障碍或者新生儿应激反应不足等代谢问题。这些情况会引发新生儿血糖不稳定。治疗方式包括使用静脉补充葡萄糖,还需由专业医生做进一步血液检查和代谢评估,明确病因。
4、疾病或其他病理性因素
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肺炎可能消耗大量能量,同时抑制肝脏葡萄糖生成,诱发低血糖。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紊乱和大型肿瘤罕见也是潜在因素。针对感染,应及时使用抗生素控制炎症,必要时联合激素治疗。
早期识别新生儿血糖低是干预的关键,家长和医务人员需密切关注新生儿是否有异常嗜睡、拒奶、皮肤苍白或肌张力低下等表现。如有疑似情况,应立即就医检测血糖并进行相关检查,对低血糖的原因进行确认和治疗。同时,针对母亲的孕期管理和新生儿定期体检是预防和减少血糖异常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