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痛风常出现剧烈疼痛,多发部位包括大脚趾、足部、踝部以及膝部等关节,此外还可能累及手指、肘部等部位。疼痛通常因尿酸结晶沉积于关节处引发炎症反应导致,需科学治疗并结合生活干预进行控制。
1、为什么痛风会引发多部位疼痛:
痛风的疼痛部位与尿酸结晶的沉积位置密切相关。尿酸盐结晶容易在体温较低、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沉积,因此痛风最常累及下肢关节,特别是大脚趾关节称为第一跖趾关节。除此之外,足部其他小关节、踝部和膝部也常受累,严重时甚至蔓延至手指、小手关节和肘部。痛风急性发作时,患者感到剧烈疼痛,这种疼痛通常为突然发作,夜晚尤为明显,并伴随红肿热痛等典型炎症表现。
2、痛风疼痛如何缓解:
缓解痛风疼痛需结合药物治疗与生活干预。
药物治疗:
①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或吲哚美辛,能快速减轻疼痛和炎症。
② 秋水仙碱:用于急性发作期,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③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可用于对其他药物无效的患者,特别适合有肾功能障碍者。
生活干预:
① 合理饮食:少食高嘌呤食物,如海鲜、动物内脏和浓汤,多吃蔬果和低脂乳制品。避免饮酒尤其是啤酒。
② 多喝水: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促进尿酸排泄,防止结晶形成。
③ 规律运动:坚持适度锻炼,注意运动后足够补水,避免关节压力过大,减少炎症风险。
3、预防反复疼痛与病程加重:
痛风患者需长期控制尿酸水平,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尿酸药物如别嘌呤醇或非布司他控制尿酸合成,也可通过碱化尿液的方法增强尿酸溶解,如服用枸橼酸氢钾钠。但需每3-6个月复查尿酸水平,确保效果达标。
痛风疼痛多集中在下肢大关节,但全身多部位均可能受累,应及时就医检查尿酸水平,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坚持健康饮食和科学用药以减少发作频率,避免并发症造成更严重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