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手腕可能导致死亡,但具体风险取决于伤口深度、出血量及是否及时救治。割腕的危险性主要与血管损伤程度、失血速度、凝血功能以及是否伤及重要神经有关。
1、浅表损伤:
仅伤及皮肤表层或毛细血管时,通常不会危及生命。表现为局部渗血,可通过压迫止血。但需警惕伤口感染风险,建议使用碘伏消毒并保持干燥。
2、静脉破裂:
若伤及皮下静脉,出血量明显增加且呈暗红色涌出。此时可能出现头晕、冷汗等早期休克表现,需立即用绷带加压包扎并抬高患肢,同时尽快就医进行清创缝合。
3、动脉损伤:
桡动脉或尺动脉破裂时,血液呈鲜红色喷射状,短时间内可导致失血性休克。必须立即用止血带在近心端结扎,记录结扎时间,每15分钟放松1分钟防止组织坏死。
4、神经伴随伤:
腕部正中神经或尺神经损伤可能导致手指运动障碍和感觉麻木。这类复合伤需显微外科修复,后期需进行康复训练恢复功能。
5、继发风险:
失血过多会引起器官灌注不足,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衰竭。凝血功能障碍者风险更高,需监测血红蛋白和凝血指标,必要时输血治疗。
日常应避免接触锋利物品,保持情绪稳定。若出现自伤倾向,建议立即寻求心理援助。伤口护理期间需每日更换敷料,观察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恢复期可适当补充富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促进造血功能。肢体功能锻炼应从被动活动逐步过渡到主动训练,避免关节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