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一岁宝宝若患有佝偻病,可能会表现出夜间烦躁、颅骨软化、肋骨串珠、胸骨凹陷以及生长迟缓等症状。这些都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从而影响骨骼发育。早发现、早干预尤为关键,家长需要多加观察孩子的日常表现。
1. 夜间烦躁
患有佝偻病的宝宝夜间常常会表现得特别烦躁,难以安睡。这是因为骨骼矿化异常会引发生长痛,加上身体不适感增加,导致宝宝入睡困难,频繁哭闹,睡眠质量下降。如果发现宝宝夜间出现异常烦躁的情况,家长需要考虑是否存在佝偻病的可能。
2. 颅骨软化
颅骨软化是佝偻病的典型表现之一,主要是因为钙质不足,导致宝宝的头骨发育不全,变得柔软且失去支撑力。常见的表现有头围增大、后脑勺变得扁平,以及前囟门闭合延迟等。部分严重的宝宝还可能出现颅内压增高的情况,表现为精神状态差、头痛等。
3. 肋骨串珠
佝偻病会影响肋骨的正常生长,使肋骨变薄、变形,从而形成串珠样的隆起。这种串珠样改变主要出现在两侧胸部或腋下,家长用手触摸时可以感到类似“珠串”一样的小圆形凸起。出现这种情况时,说明宝宝的骨骼已受到较明显的影响,需要及时就医评估。
4. 胸骨凹陷
胸骨凹陷是佝偻病导致骨骼软化和变形的结果,胸骨向内凹陷会压迫胸腔,严重时可能引发呼吸困难和胸闷等问题。家长在给宝宝洗澡或体检时,若发现胸骨有异常凹陷的现象,需引起足够重视。
5. 生长迟缓
长期的维生素D缺乏和钙质不足会导致宝宝生长缓慢。具体表现为身高和体重均低于同龄孩子的平均水平,宝宝可能会食欲不振,体力差,骨骼生长发育受阻。
如何诊断和应对?
如果宝宝出现以上症状,建议尽快进行相关检查,包括血液生化指标(钙、磷、碱性磷酸酶水平)和骨骼X线检查,以确认是否患有佝偻病。
在治疗方面:
1、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遵医嘱使用维生素D制剂(如胆维丁乳)和钙剂(如葡萄糖酸钙口服液)。
2、适当日晒: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让皮肤充分接触阳光,促进维生素D的自然合成。
3、均衡饮食:给宝宝提供富含钙、磷和维生素D的食物,比如奶制品、蛋黄、鱼肝油和动物肝脏等。
家长的日常关注很重要
宝宝的健康离不开家长的细心呵护。如果发现宝宝有夜间烦躁、头骨异常、胸部变形等表现,及时就医是关键。同时,合理的营养和生活方式能够帮助宝宝更好地预防佝偻病,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