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突胶质细胞瘤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分子检测等方式确诊。主要检查项目包括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组织病理学检查、基因检测和脑脊液分析。
1、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是诊断少突胶质细胞瘤的首选方法,能清晰显示肿瘤位置、大小及与周围脑组织的关系。增强扫描可观察血脑屏障破坏程度,弥散加权成像有助于评估肿瘤细胞密度。多模态磁共振还能提供功能代谢信息,为手术规划提供依据。
2、计算机断层扫描:
计算机断层扫描对钙化灶显示优于磁共振,少突胶质细胞瘤特征性钙化可通过平扫发现。增强扫描能显示肿瘤血供情况,三维重建技术可辅助制定手术方案。急诊情况下可快速排除出血等并发症。
3、组织病理学检查:
手术切除标本需进行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典型"煎蛋样"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检测GFAP、Olig2等标志物可明确胶质细胞起源。病理分级对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具有决定性意义。
4、基因检测:
1p/19q联合缺失是少突胶质细胞瘤的特征性分子改变,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可准确检测。IDH基因突变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和预后评估。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能预测化疗敏感性。
5、脑脊液分析:
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进行细胞学和生化检查,可评估肿瘤是否播散。脑脊液循环肿瘤DNA检测对监测微小残留病灶具有潜力。需注意颅内压增高患者需谨慎操作。
确诊少突胶质细胞瘤后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导致颅内压波动。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限制钠盐摄入预防脑水肿。康复期可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出现头痛加重或神经功能缺损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