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扭伤后判断软组织损伤或骨折可通过疼痛程度、肿胀速度、活动能力、畸形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综合评估。
1、疼痛程度:
软组织损伤疼痛多局限在踝关节周围,按压时疼痛加重但可忍受。骨折疼痛剧烈且持续,尤其在尝试负重时出现尖锐刺痛,疼痛范围可能延伸至足部或小腿。
2、肿胀速度:
韧带扭伤肿胀通常在数小时内逐渐发展,皮肤可见淤青。骨折肿胀多在受伤后立即出现并快速加剧,30分钟内可形成明显隆起,伴皮下广泛淤血。
3、活动能力:
单纯软组织损伤仍可完成踮脚、轻微旋转等动作,虽伴疼痛但关节保持基本功能。骨折患者常完全无法负重,被动活动时关节出现异常弹响或骨摩擦感。
4、畸形表现:
韧带损伤关节外观基本正常,可能因肿胀略显饱满。骨折可能导致足部明显变形,如足弓塌陷、踝关节异常外翻或内翻,触摸可感知骨性突起或凹陷。
5、影像学检查:
X线片能直接显示骨折线、骨片移位等征象,对隐匿性骨折需结合CT检查。MRI适用于评估韧带撕裂、软骨损伤等软组织病变,超声检查可动态观察肌腱完整性。
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并抬高患肢,采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控制肿胀,24小时内每2小时冰敷15分钟。疑似骨折需用夹板临时固定避免二次损伤,严禁揉搓或热敷。建议受伤48小时内避免摄入酒精及活血类药物,每日进行足趾屈伸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恢复期可逐步尝试踝泵运动与平衡训练,若出现皮肤发紫、麻木或疼痛持续加重需紧急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