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铁缺乏应优先选择动物肝脏、红肉、血制品、深色蔬菜及豆类。这些食物富含血红素铁或非血红素铁,配合维生素C可提升吸收率。
1、动物肝脏:
猪肝、鸡肝等动物肝脏是血红素铁的最佳来源,每100克猪肝含铁22.6毫克。血红素铁可直接被肠黏膜吸收,不受膳食因素干扰。建议每周食用1-2次,急慢性肝炎患者需遵医嘱控制摄入量。
2、红肉类:
牛肉、羊肉等红肉含铁量高于白肉,每100克瘦牛肉含铁3.3毫克。红肉中的铁约40%为血红素铁,吸收率约15-35%。烹饪时避免过度加热,搭配青椒等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可促进铁吸收。
3、动物血制品:
鸭血、猪血等血制品含铁量高达30-50毫克/100克,且90%为血红素铁。血豆腐等加工制品需注意钠含量,高血压患者应适量食用。传统食疗常用血制品改善孕产妇贫血。
4、深色蔬菜:
菠菜、苋菜等深色蔬菜含非血红素铁,每100克菠菜含2.7毫克铁。非血红素铁吸收率约3-8%,建议焯水去除草酸后,与柑橘类水果同食。黑木耳等菌藻类也是优质植物性铁源。
5、豆类坚果:
黄豆、黑豆及腰果等含铁量较高,每100克黄豆含铁8.2毫克。豆类需充分浸泡和烹煮以降低植酸影响,发芽处理可提升铁生物利用率。芝麻酱等坚果制品适合作为辅食添加。
补铁期间应避免浓茶、咖啡等含多酚类物质饮品,钙制剂与铁剂需间隔2小时服用。建议每周进行3次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同时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帮助铁代谢。长期严重贫血者需及时就医排查消化道出血等潜在病因,孕妇及青少年等特殊人群应在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膳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