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左心衰竭可通过保持坐位、吸氧、药物治疗、限制液体摄入、机械通气等方式急救。急性左心衰竭通常由心肌梗死、高血压急症、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输液过量等原因引起。
1、保持坐位:
立即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降低心脏前负荷。此体位能缓解肺淤血症状,减轻呼吸困难。避免平卧导致肺部淤血加重,同时解开患者领口、腰带等束缚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吸氧治疗:
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高流量吸氧,氧流量控制在6-8升/分钟。严重缺氧者可考虑无创正压通气。吸氧能改善组织缺氧状态,纠正低氧血症,减轻心脏负担。监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为宜。
3、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呋塞米、硝酸甘油、吗啡等。呋塞米可快速利尿减轻容量负荷;硝酸甘油扩张静脉减轻心脏前负荷;吗啡能镇静并扩张外周血管。需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低血压、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4、限制液体:
严格限制液体摄入量,每日不超过1500毫升。控制钠盐摄入,避免加重水钠潴留。监测24小时尿量及体重变化,记录出入量平衡情况。必要时可进行血液超滤等肾脏替代治疗。
5、机械通气:
对于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采用呼气末正压模式改善氧合。机械通气可减少呼吸肌做功,降低氧耗,同时正压通气能减少肺内分流,改善气体交换。需密切监测血气分析调整参数。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日常需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饮食宜低盐低脂,控制每日水分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保持大便通畅。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出现气促加重、下肢水肿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康复期可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步行、太极拳等,以不引起胸闷气促为度。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