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无法通过打针完全治愈,但药物注射可缓解症状。常用治疗方式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非甾体抗炎药、中药调理及手术治疗。
1、激素类药物: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通过暂时抑制卵巢功能,降低雌激素水平,使异位内膜萎缩。该疗法能有效缓解痛经和月经过多症状,但停药后可能复发。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围绝经期症状,需配合钙剂预防骨质流失。
2、宫内缓释系统: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通过局部释放孕激素,使子宫内膜变薄。既能减少月经量又可缓解疼痛,有效期可达5年。可能出现不规则出血等副作用,通常3-6个月后逐渐缓解。
3、止痛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等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适用于轻中度痛经的短期对症治疗。长期使用需警惕胃肠道不良反应,合并胃病患者建议选择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
4、中药调理:
桂枝茯苓丸、散结镇痛胶囊等中成药具有活血化瘀功效,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需持续用药3-6个月经周期,配合艾灸等外治法能增强疗效。治疗期间应忌食生冷辛辣食物。
5、手术治疗:
保守性手术适合有生育需求者,可切除病灶保留子宫;子宫切除术适用于症状严重且无生育要求者。术后需注意预防盆腔粘连,必要时补充激素维持卵巢功能。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宜选择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亚麻籽,限制红肉摄入。适度进行盆底肌锻炼和瑜伽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经期应避免剧烈运动。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病情变化,出现异常出血或疼痛加重需及时就诊。合并贫血者需补充铁剂和维生素C,必要时进行营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