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通过眼睛传播可能引发结膜炎、眼部分泌物增多、畏光、眼部疼痛及视力模糊等症状。眼部感染通常表现为结膜充血、异物感,严重时可伴随全身症状如发热或咳嗽。
1、结膜炎:
病毒通过眼结膜侵入后,可能引发急性结膜炎,表现为眼睑红肿、结膜充血及大量水样分泌物。患者常主诉眼部瘙痒或灼热感,需使用抗病毒滴眼液治疗,同时避免揉眼以防交叉感染。
2、分泌物增多:
眼部感染后泪腺和结膜杯状细胞分泌亢进,导致晨起时眼睑粘连。分泌物多为透明或淡黄色,若出现脓性分泌物需警惕细菌混合感染,应及时就医进行病原学检测。
3、畏光症状:
角膜上皮受病毒刺激后会出现光敏感反应,患者在强光下出现眨眼频繁、流泪等症状。建议佩戴防蓝光眼镜减少刺激,室内保持适宜光照强度。
4、眼部疼痛:
三叉神经末梢受炎症刺激可产生持续性钝痛或刺痛感,严重时放射至同侧头部。冷敷可暂时缓解症状,但需配合局部抗炎药物治疗基础病变。
5、视力模糊:
病毒性角膜炎可能导致角膜水肿或上皮脱落,出现视物模糊、雾视等现象。若持续超过24小时不缓解,需进行角膜荧光染色检查排除角膜溃疡。
预防眼部感染需加强防护措施,佩戴护目镜接触高危环境后及时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日常注意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部接触眼周。饮食中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维持眼表上皮完整性。出现眼部症状伴随发热时应立即至发热门诊排查,确诊患者需单独使用眼药水防止家庭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