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的靶向药物主要包括阿特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等。这些药物通过特异性作用于肿瘤细胞相关靶点,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1、阿特珠单抗:
阿特珠单抗是一种程序性死亡配体1抑制剂,适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治疗。该药物通过阻断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机制,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使用期间需监测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2、纳武利尤单抗:
纳武利尤单抗属于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获批用于铂类化疗后进展的膀胱癌治疗。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恢复T细胞功能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疲劳、皮疹和腹泻等。
3、帕博利珠单抗:
帕博利珠单抗同样是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适用于不适合含顺铂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该药物可显著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治疗期间需定期评估肿瘤反应。
4、厄达替尼:
厄达替尼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用于治疗伴有特定基因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膀胱癌。该药物通过阻断肿瘤细胞增殖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常见副作用包括高磷血症和口腔炎等。
5、培唑帕尼:
培唑帕尼是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等靶点,减少肿瘤血管生成。该药物适用于晚期膀胱癌的二线治疗,使用时需监测血压和肝功能。
膀胱癌患者在靶向治疗期间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如鱼肉、蛋类和豆制品等。日常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出现发热、持续头痛或严重皮疹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