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肝功能异常、胆汁分泌减少、肝区疼痛及全身不适。这些症状可能单独或合并出现,需通过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肝组织活检确诊。
1、发热:
排斥反应早期常出现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8.5摄氏度之间。发热多由免疫系统激活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可能伴随畏寒、乏力等全身症状。需与感染性发热进行鉴别。
2、肝功能异常:
表现为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增高及凝血功能异常。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可显著升高,直接胆红素增高提示胆汁排泄障碍。实验室检查可见白蛋白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肝功能受损表现。
3、胆汁分泌减少:
患者可能出现陶土样便、尿色加深等胆汁淤积症状。胆汁分泌减少会导致脂肪消化吸收障碍,可能引发脂肪泻。超声检查可发现肝内胆管扩张等影像学改变。
4、肝区疼痛:
约半数患者出现右上腹隐痛或胀痛,疼痛程度与排斥反应严重程度相关。体检可发现肝脏肿大、触痛明显。疼痛主要由肝脏充血肿胀及肝包膜张力增加引起。
5、全身不适:
包括食欲减退、乏力、肌肉酸痛等非特异性症状。严重者可出现黄疸、腹水等表现。这些症状往往提示排斥反应已进展至较严重阶段。
肝移植术后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服用免疫抑制剂,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日常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食物,保证充足蛋白质摄入。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恢复,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斥反应早期发现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术后第一年应每月复查肝功能,之后根据医生建议调整复查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