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主要危害包括消化道出血、贫血、肝功能恶化、腹水以及感染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通常由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等因素引起,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1、消化道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最直接的危害是导致消化道出血。曲张的静脉壁薄弱,容易破裂,引起呕血或黑便。出血量大时,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需紧急就医。治疗上可通过内镜下止血、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
2、贫血:反复的消化道出血会导致慢性失血,进而引发贫血。贫血会使人感到乏力、头晕、心悸,影响日常生活。改善贫血需补充铁剂、维生素B12等,同时控制出血源头。
3、肝功能恶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多与肝硬化相关,曲张的存在提示肝功能已受损。肝功能恶化会引发黄疸、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治疗需针对原发肝病,如抗病毒治疗、保肝药物等。
4、腹水:门静脉高压不仅导致静脉曲张,还可能引发腹水。腹水会使腹部膨隆,增加感染风险,严重时需穿刺引流。控制腹水需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利尿剂等。
5、感染: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免疫力较低,容易发生感染,如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感染会加重病情,需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同时加强营养支持。
日常护理中,患者应避免食用粗糙、刺激性食物,减少饮酒,保持规律作息,定期复查肝功能及内镜检查。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饮食上以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为主,如鸡蛋、鱼肉、豆腐等,避免高盐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