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目前难以完全治愈,但可通过综合治疗延长生存期并改善生活质量。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1、手术切除:
手术是首选治疗手段,旨在最大限度切除肿瘤组织。由于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且边界不清,完全切除难度较大。术后需配合其他治疗手段控制残留病灶,手术效果与肿瘤位置、大小及患者身体状况密切相关。
2、放射治疗:
术后常规进行放射治疗,可有效杀灭残留肿瘤细胞。标准方案为分次外照射,总剂量约60戈瑞。新型技术如调强放疗能精准靶向病灶,减少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但可能出现疲劳、头皮刺激等副作用。
3、化学治疗:
替莫唑胺是常用化疗药物,可穿透血脑屏障作用于肿瘤细胞。通常与放疗同步使用,后续继续维持治疗。其他方案包括洛莫司汀联合方案,化疗可能引起骨髓抑制、恶心等不良反应,需定期监测血常规。
4、靶向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如贝伐珠单抗,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这类治疗需进行基因检测确定适用人群,可能改善症状控制率但总体生存获益有限,常见副作用包括高血压、蛋白尿等。
5、免疫治疗:
包括PD-1抑制剂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正在临床试验阶段。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部分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但存在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风险,需在专业机构监测下使用。
患者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富含抗氧化物质的新鲜蔬果和优质蛋白质。根据体力状况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保证充足睡眠,定期复查头部影像学。家属应学习基本护理知识,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严格遵医嘱用药,出现头痛加重、肢体无力等症状及时就医。治疗期间可记录症状变化便于医生调整方案,参加病友交流获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