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患者出现血尿可通过手术切除、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介入治疗及对症止血等方式处理,通常与肿瘤侵犯肾盂、凝血功能障碍、合并感染、治疗副作用或泌尿系统损伤有关。
1、手术切除:
根治性肾切除术是局限性肾癌的首选方案,适用于肿瘤未转移患者。术中需完整切除患肾及周围脂肪组织,部分病例可保留肾上腺。术后需定期复查尿常规监测复发。
2、靶向治疗:
舒尼替尼、培唑帕尼等抗血管生成药物可用于晚期肾癌,通过抑制肿瘤血供减少出血。治疗期间需监测血小板及凝血功能,可能出现高血压、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
3、免疫治疗:
纳武利尤单抗等PD-1抑制剂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适用于转移性肾癌。可能引发免疫相关性肾炎导致血尿加重,需联合泌尿外科评估处理。
4、介入治疗:
肾动脉栓塞术可紧急控制肿瘤出血,通过导管注入明胶海绵等栓塞材料阻断肿瘤血供。术后可能出现栓塞后综合征,表现为发热、腰腹痛等。
5、对症止血:
血尿严重时可使用氨甲环酸等止血药物,合并感染需根据尿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同时需排查是否合并膀胱癌或尿路结石等共病。
肾癌患者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饮食宜选择低脂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制品,限制红肉摄入。术后患者应每3个月复查泌尿系超声及胸部CT,监测复发转移。出现持续血尿、腰痛消瘦等症状需及时就诊,晚期患者可考虑参加肾癌靶向药物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