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最危险的并发症是内出血,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及时就医是关键。内出血通常由骨折碎片刺破邻近的大血管引起,严重时需紧急手术止血。
1 骨盆骨折后,骨折碎片可能刺破髂内动脉、髂外动脉或盆腔静脉,导致大量血液流失。这种情况在高速撞击或高能量损伤中更为常见,如车祸、高处坠落等。患者会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皮肤湿冷等休克表现,需立即送往医院。
2 诊断内出血通常通过体格检查、CT扫描和血管造影等方式进行。医生会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腹部和盆腔的压痛情况,以及是否有肿胀或瘀斑。CT扫描可以清晰显示骨折情况和出血范围,血管造影则能精确定位出血点。
3 治疗内出血的首要目标是快速止血和恢复循环稳定。对于轻度出血,可采用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输血和静脉输液补充血容量。对于严重出血,需紧急手术止血,方法包括血管栓塞术、骨盆外固定术和开放手术修复血管等。血管栓塞术通过导管将栓塞材料注入出血血管,阻断血流;骨盆外固定术通过外部固定装置稳定骨折,减少进一步出血;开放手术则直接修复或结扎破裂血管。
4 预防并发症的重点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患者受伤后应避免移动,以免加重损伤。转运时应使用硬质担架,保持骨盆稳定。在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出血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康复期患者需注意营养支持,补充富含蛋白质和铁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菠菜等,促进愈合。同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的康复训练,逐步恢复骨盆功能和行走能力。
骨盆骨折的内出血风险极高,及时就医和正确治疗至关重要。患者应遵循医嘱,配合检查和治疗,确保安全度过危险期,并积极进行康复,减少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