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脱垂影响排便可能与盆底肌松弛、直肠受压、神经功能紊乱、盆腔炎症等因素有关。轻度脱垂可通过凯格尔运动改善,重度需手术修复。
1、盆底肌松弛妊娠分娩或年龄增长导致盆底肌力减弱,直肠支撑不足引发便秘。建议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如生物反馈治疗,严重者可考虑使用聚丙烯网片修补术。
2、直肠受压子宫下移直接压迫直肠腔道,导致排便受阻。轻症可通过子宫托缓解,症状明显者需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或子宫悬吊术。
3、神经功能紊乱盆腔神经丛受牵拉引起排便反射异常。可尝试电刺激疗法改善神经传导,配合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等缓泻剂调节肠道功能。
4、盆腔炎症长期脱垂易合并慢性盆腔炎,炎症刺激导致肠蠕动减弱。需控制感染后行盆底重建手术,急性期可选用头孢克肟片联合甲硝唑片抗炎治疗。
日常避免提重物及长期站立,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排便时采用脚凳垫高下肢减少腹压。脱垂二度以上建议尽早就诊妇科或盆底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