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与肿瘤的联系主要体现在菌群失衡可能诱发炎症反应、代谢产物影响细胞增殖、免疫调节异常及特定菌种直接促癌四个方面。
1、菌群失衡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或抗生素滥用导致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条件致病菌过度繁殖可能诱发慢性炎症,增加结直肠癌风险。建议通过补充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酪酸梭菌活菌等调节微生态。
2、代谢产物部分菌群代谢产生的次级胆汁酸、亚硝酸盐等物质具有基因毒性,可能损伤肠上皮细胞DNA。临床常用叶酸联合维生素B12进行化学预防,必要时需行肠镜筛查。
3、免疫失调拟杆菌等共生菌减少会削弱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使促炎因子IL-6、TNF-α异常升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对菌群相关肿瘤显示出较好疗效。
4、直接致癌幽门螺杆菌感染已被确认为胃癌I类致癌原,其毒力因子CagA可干扰宿主细胞周期。根除治疗需采用含铋剂四联疗法配合益生菌辅助。
保持膳食纤维摄入每日30克以上,适当补充含乳酸菌的发酵食品,定期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维持菌群平衡和早期发现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