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损伤可能由药物代谢负担、个体差异、药物相互作用、基础肝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用药方案、护肝治疗、定期监测、避免肝毒性药物等方式干预。
1、药物代谢负担肝脏是药物代谢主要器官,长期或过量用药会增加代谢压力。建议遵医嘱控制用药剂量,避免联用多种肝代谢药物。
2、个体差异基因多态性导致药物代谢酶活性差异,部分人群更易出现肝损伤。用药前可进行药物基因检测,高风险者需加强肝功能监测。
3、药物相互作用某些药物联用会竞争代谢酶或产生毒性中间产物。常见于抗结核药联用他汀类药物,临床需调整给药方案并监测转氨酶。
4、基础肝病慢性肝炎等疾病会降低肝脏解毒能力。这类患者用药需评估Child-Pugh分级,必要时选择不经肝代谢的替代药物。
日常注意避免饮酒和肝毒性食物,用药期间定期复查肝功能指标,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