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草莓可能会过敏,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疹、口腔肿胀、胃肠不适或呼吸道症状。草莓过敏通常由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异常、草莓蛋白致敏或交叉过敏反应引起。
1、遗传因素家族过敏史可能增加宝宝对草莓过敏的概率。建议家长在首次添加草莓时少量尝试并观察反应,必要时可进行过敏原检测。
2、免疫异常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可能将草莓蛋白识别为有害物质。家长需注意宝宝进食后是否出现瘙痒、腹泻等表现。
3、蛋白致敏草莓中的Fra a1蛋白是常见致敏成分。若宝宝出现嘴唇肿胀或荨麻疹,应立即停止食用并清洁口腔。
4、交叉过敏对桦树花粉过敏的宝宝可能对草莓产生交叉反应。家长需留意宝宝是否同时存在打喷嚏、眼睛发痒等花粉症表现。
首次添加草莓应选择上午时段,连续观察3天,出现过敏症状可遵医嘱使用西替利嗪滴剂、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或外用炉甘石洗剂。日常建议将草莓煮熟以降低致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