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增高在婴幼儿中可能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血栓相关表现如肢体肿胀或疼痛。
1、皮肤症状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导致四肢、躯干出现针尖样出血点或片状瘀斑,按压不褪色,建议家长每日检查皮肤并避免磕碰,需排查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血液疾病。
2、黏膜出血鼻腔、口腔黏膜自发性渗血多见,晨起枕套可见血渍,家长需使用生理盐水湿润鼻腔,可能与川崎病等血管炎性疾病相关。
3、内脏出血呕血、黑便提示消化道出血,血尿反映泌尿系统受累,需立即就医排除白血病等恶性疾病,可完善骨髓穿刺检查。
4、血栓症状血小板超过1000×10⁹/L时可能出现指端发绀、局部疼痛等微血栓表现,需警惕遗传性血栓性疾病如JAK2基因突变。
发现异常出血或肢体肿胀应及时检测血常规,哺乳期母亲应避免服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保持婴幼儿饮食清淡富含维生素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