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是指乙肝病毒在体内持续复制、肝功能持续异常的状态,通常表现为肝炎症状加重、肝酶升高、病毒DNA载量高,主要与免疫系统激活、病毒复制活跃、肝细胞损伤、纤维化进展等因素有关。
1、免疫激活机体免疫系统识别乙肝病毒后启动攻击,可能导致肝细胞炎症坏死,表现为转氨酶升高,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并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
2、病毒复制乙肝病毒DNA载量超过检测下限,病毒活跃复制会加速肝脏损伤,可通过定量PCR检测确认,治疗需联合干扰素或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抑制病毒。
3、肝损加重肝细胞持续受损可能导致黄疸、乏力等症状,超声或弹性成像可评估损伤程度,建议配合水飞蓟宾胶囊等护肝药物并限制酒精摄入。
4、纤维化进展长期炎症会激活肝星状细胞导致纤维沉积,可通过FibroScan检测,严重时需抗纤维化治疗如安络化纤丸,并预防门静脉高压并发症。
活动期患者应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避免劳累,每3-6个月复查病毒载量及肝脏影像学,出现腹水或意识障碍需立即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