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可能由感染性因素、免疫反应、代谢异常、肿瘤性疾病等原因引起,体温升高是机体对病理状态的防御反应。
1、感染性因素:细菌或病毒感染最常见,如上呼吸道感染可能伴随咽痛咳嗽,治疗可选用阿莫西林胶囊、连花清瘟胶囊、布洛芬片等药物控制症状。
2、免疫反应:风湿性疾病或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低热,通常无需特殊处理,持续发热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缓解。
3、代谢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脱水可能导致体温调节异常,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甲亢患者可服用甲巯咪唑片、普萘洛尔片等药物。
4、肿瘤性疾病:淋巴瘤或白血病等疾病可引起长期低热,可能伴随体重下降,需通过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片、阿糖胞苷注射液等进行系统治疗。
建议发热期间保持充足水分摄入,体温超过38.5℃或持续3天未退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