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症通常在3岁前可被发现,主要观察指标包括生长曲线持续低于第3百分位、年生长速度不足5厘米、骨龄明显落后等。早期筛查手段有定期身高监测、骨龄评估、生长激素激发试验。
1、生长监测:家长需定期记录儿童身高体重,绘制生长曲线图,若连续6-12个月身高增幅低于同龄标准应及时就医。
2、骨龄评估:通过左手X光片评估骨骼成熟度,矮小症患儿骨龄常比实际年龄落后2年以上,建议3岁后每1-2年检测一次。
3、激素检测:生长激素缺乏是常见病因,需进行胰岛素低血糖激发试验或精氨酸刺激试验,建议在专科医院完成检查。
4、遗传筛查:特纳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会导致矮小,可通过基因检测确诊,家长若存在家族性矮小史应尽早告知医生。
建议保证每日500毫升牛奶、1个鸡蛋及适量瘦肉摄入,避免熬夜,每周进行跳绳等纵向运动,3岁前每3个月测量一次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