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血栓的三大征兆是下肢肿胀、疼痛和皮肤颜色改变。下肢血栓通常由静脉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引起,可能表现为单侧肢体突发性肿胀、持续性钝痛或压痛、皮肤发红或发绀等症状。
1、下肢肿胀下肢肿胀是下肢血栓最常见的早期表现,通常为单侧肢体突发性肿胀,可能伴随紧绷感。肿胀多由静脉回流受阻导致,需及时就医评估,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或利伐沙班。
2、疼痛疼痛多为持续性钝痛或压痛,活动时加重,休息后不缓解。疼痛可能与血栓刺激血管壁或局部炎症反应有关,治疗需结合抗凝治疗和疼痛管理,医生可能开具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双氯芬酸钠等药物。
3、皮肤颜色改变皮肤颜色改变表现为患肢皮肤发红、发绀或苍白,可能伴随皮温升高或降低。这种症状提示血液循环障碍,需紧急医疗干预,医生会根据情况选择抗凝、溶栓或手术取栓等治疗方式。
出现下肢血栓征兆时应避免按摩患肢,抬高下肢促进回流,尽快就医完善超声检查,遵医嘱进行规范抗凝治疗并定期复查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