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数情况下属于慢性进展性疾病,严重程度与斑块稳定性、血管狭窄程度及并发症相关,主要风险包括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组织缺血坏死。
1、早期表现轻度斑块可能仅表现为运动后下肢乏力或轻微疼痛,此时血管狭窄程度通常未超过50%,可通过控制血脂、血压等危险因素延缓进展。
2、进展期症状斑块增大导致血管狭窄超过70%时,会出现典型间歇性跛行,行走时肌肉疼痛迫使休息后缓解,需联合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干预。
3、终末期风险斑块破裂或完全闭塞可能引发急性肢体缺血,表现为静息痛、皮肤苍白、脉搏消失,需紧急血管介入或搭桥手术避免截肢。
4、系统影响下肢斑块常合并心脑血管动脉硬化,心肌梗死和脑卒中风险显著增加,需定期进行全身血管评估。
建议患者戒烟限酒,控制血糖血脂,每日进行30分钟步行锻炼以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出现持续性疼痛或皮肤溃疡需立即血管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