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迟月经可通过孕激素类药物、短效避孕药、黄体酮注射、中医调理等方法实现,具体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体情况选择方案。
1、孕激素类药口服地屈孕酮、黄体酮胶囊等孕激素可维持子宫内膜稳定,需在月经周期后半段开始服用,常见副作用包括乳房胀痛、头晕等。
2、短效避孕药屈螺酮炔雌醇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等复合避孕药通过调节激素水平延迟月经,需提前21天开始规律服用,可能引起恶心等胃肠反应。
3、黄体酮注射肌注黄体酮油剂适用于需快速起效的情况,但可能出现注射部位疼痛、水肿等局部反应,需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4、中医调理针灸关元、三阴交等穴位配合益母草、当归等中药可调节气血,适合长期月经不调者,需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以上见效。
频繁人为干预月经周期可能扰乱内分泌,建议每年推迟月经不超过2次,用药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并保持规律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