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萎缩不等于失明,但可能导致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视神经萎缩的严重程度与病因、治疗时机等因素有关,常见原因包括青光眼、视神经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遗传性疾病等。
1、青光眼青光眼是导致视神经萎缩的常见原因,眼压升高压迫视神经导致损伤。患者可能出现眼胀、头痛、视野缩小等症状。治疗需降低眼压,药物包括布林佐胺滴眼液、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噻吗洛尔滴眼液。
2、视神经炎视神经炎多与自身免疫或感染有关,表现为突发视力下降、眼球转动痛。急性期需使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配合维生素B族营养神经,药物包括甲钴胺、腺苷钴胺、硫辛酸。
3、缺血性病变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多见于中老年人,与血管硬化、高血压相关。典型症状为无痛性视力骤降,需改善微循环,药物包括银杏叶提取物、胰激肽原酶、尼莫地平。
4、遗传性疾病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等基因异常疾病可导致进行性视力丧失,多始于青少年期。目前缺乏特效治疗,可尝试辅酶Q10、艾地苯醌等线粒体营养剂延缓进展。
确诊视神经萎缩后应定期眼科随访,避免强光刺激,戒烟限酒,适量补充叶黄素、锌等营养素有助于保护残余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