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和牛奶蛋白过敏可通过调整饮食、替代乳制品、药物治疗、免疫干预等方式改善。乳糖不耐受通常由乳糖酶缺乏、肠道菌群失衡、遗传因素、继发性肠黏膜损伤等原因引起;牛奶蛋白过敏多与免疫系统异常、遗传易感性、肠道屏障功能不全、过早接触牛奶蛋白等因素相关。
1、调整饮食乳糖不耐受患者可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牛奶,牛奶蛋白过敏需严格回避含牛奶蛋白的食物。前者可逐步增加乳制品摄入量帮助耐受,后者需阅读食品标签避免隐藏过敏原。
2、替代乳制品乳糖不耐受可选用酸奶、奶酪等发酵乳制品,牛奶蛋白过敏需选择深度水解配方粉或氨基酸配方粉。植物奶如豆浆、燕麦奶可作为两者共同替代品。
3、药物治疗乳糖不耐受可遵医嘱使用乳糖酶制剂如乳糖酶胶囊,牛奶蛋白过敏需备有肾上腺素笔。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可缓解过敏症状。
4、免疫干预牛奶蛋白过敏严重者可考虑口服免疫治疗,乳糖不耐受继发于肠道疾病时需治疗原发病。两者均需定期随访评估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
建议记录饮食日记帮助识别症状诱因,乳糖不耐受可尝试少量多次饮用牛奶,牛奶蛋白过敏患者应随身携带医疗警示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