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血压160/100属于高血压2级,需警惕靶器官损害风险。血压升高可能与遗传因素、肥胖、肾脏疾病、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家族性高血压病史可能增加患病概率。建议家长定期监测血压,限制钠盐摄入,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缬沙坦或氢氯噻嗪等降压药物。
2、肥胖因素体脂超标会导致代谢异常和血管阻力增加。家长需帮助孩子控制体重,每日保证6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减少油炸食品和含糖饮料摄入。
3、肾脏疾病可能与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等疾病有关,常伴随水肿或尿量异常。需完善尿常规和肾脏超声检查,医生可能开具贝那普利、呋塞米或阿利吉仑等药物。
4、内分泌紊乱嗜铬细胞瘤或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可能导致血压骤升,伴有头痛或低血钾。需进行激素检测和肾上腺CT,治疗药物包括酚妥拉明、螺内酯等。
建议立即就医排查继发性高血压,日常保持低盐饮食和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诱发血压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