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眼压控制不佳可通过药物调整、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等方式改善,通常与房水循环障碍、药物耐受、继发性青光眼、晚期视神经损伤等因素有关。
1、药物调整更换降眼压药物组合,如将前列腺素类滴眼液替换为碳酸酐酶抑制剂,或联用高渗脱水剂甘露醇静脉滴注,需监测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平衡。
2、激光治疗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可改善房水外流,适用于开角型青光眼,术后可能出现短暂眼压升高,需联合药物控制。
3、手术治疗小梁切除术或青光眼引流阀植入适用于药物无效病例,可能与术后滤过泡瘢痕化有关,需配合抗代谢药物抑制纤维增生。
4、生活方式干预避免暗环境用眼及俯卧位睡眠,限制咖啡因摄入,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眼血流,但举重等憋气动作可能加重眼压波动。
建议每日监测眼压曲线,避免情绪激动和便秘,高枕卧位睡眠可辅助降低夜间眼压峰值,需定期复查视野及视神经纤维层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