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霉菌感染可能由环境潮湿、耳道损伤、免疫力下降、真菌性外耳道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持耳部干燥、抗真菌药物、改善免疫力、就医治疗等方式干预。
1、环境潮湿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或频繁游泳导致耳道积水,容易滋生霉菌。建议保持耳道干燥,洗澡时使用防水耳塞,避免用棉签过度掏耳。
2、耳道损伤不当掏耳或异物刺激造成皮肤破损,破坏耳道屏障功能。需停止自行清理耳道,必要时使用硼酸酒精滴耳液预防感染。
3、免疫力下降糖尿病、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者易继发感染。应控制基础疾病,遵医嘱调整用药,可配合服用转移因子口服溶液增强免疫。
4、真菌性外耳道炎可能与曲霉菌、念珠菌等感染有关,表现为耳痒、脱屑及黄色分泌物。需就医进行耳道冲洗,使用克霉唑滴耳液或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疗。
日常避免共用挖耳工具,耳部不适时及时就诊,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耳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