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胃溃疡、贫血、胃黏膜癌变等危害。长期炎症反复刺激可导致胃功能逐步受损,严重时可能诱发恶性病变。
1、消化不良胃黏膜持续炎症会降低胃酸分泌和消化酶活性,导致腹胀、早饱等症状。可通过抑酸药奥美拉唑、促胃动力药多潘立酮及黏膜保护剂铝碳酸镁缓解。
2、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或长期用药可能破坏黏膜屏障形成溃疡,表现为规律性上腹痛。需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铋剂。
3、贫血萎缩性胃炎导致内因子缺乏影响维生素B12吸收,可能引发巨幼细胞性贫血。需补充维生素B12制剂,同时纠正缺铁性贫血可选用琥珀酸亚铁。
4、癌变风险肠上皮化生等癌前病变与幽门螺杆菌持续感染相关,可能进展为胃癌。建议定期胃镜监测,重度异型增生需考虑内镜下黏膜切除。
慢性胃炎患者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规律进食并戒烟限酒,出现消瘦、黑便等预警症状需及时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