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房扑动可通过药物治疗、电复律、导管消融、基础疾病控制等方式治疗。急性心房扑动通常由电解质紊乱、心脏结构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肺病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静脉注射伊布利特、普罗帕酮或胺碘酮可快速转复窦性心律,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可用于控制心室率,抗凝治疗需根据血栓风险评估决定。
2、电复律同步直流电复律适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能量选择50-100焦耳,转复成功率较高,术前需排除心房血栓。
3、导管消融射频消融可根治典型心房扑动,靶点为三尖瓣环-下腔静脉峡部,手术成功率较高,并发症概率较低。
4、基础疾病控制纠正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疾病,有助于预防复发。
急性期处理后应限制咖啡因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心电图,长期管理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