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更年期通常发生在40-55岁,医学上称为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主要与睾酮水平下降有关,可能伴随性欲减退、情绪波动、疲劳、肌肉量减少等症状。
1、年龄范围男性更年期多始于40岁后,睾酮水平每年下降约1%-2%。部分男性在35岁可能出现早期症状,但多数集中在45-55岁完成过渡。个体差异较大,与遗传、慢性疾病、生活方式等因素相关。
2、激素变化睾酮分泌减少是核心原因,同时伴随生长激素、脱氢表雄酮水平降低。这种变化可能导致体脂率上升、骨密度下降,部分人群会出现潮热、夜间盗汗等血管舒缩症状。
3、心理症状约30%男性会出现明显情绪障碍,表现为易怒、焦虑或注意力不集中。这与激素波动影响神经递质有关,需区分于抑郁症等独立精神疾病。
4、生理改变除肌肉力量和耐力下降外,可能出现代谢综合征倾向,包括血糖调节异常、血脂升高等。部分患者会经历前列腺增生导致的排尿困难。
5、诊断标准需结合血清睾酮检测与临床症状量表评估。游离睾酮水平低于8.5nmol/L时具有诊断意义,但须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肝病等继发因素。
建议保持规律力量训练以维持肌肉量,增加深海鱼类摄入补充ω-3脂肪酸,避免长期熬夜加重激素紊乱。若出现持续失眠或情绪障碍,应及时到内分泌科或男科就诊,必要时考虑激素替代治疗,但需严格评估心血管风险。每年进行骨密度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