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1:8通常不能自愈,需规范治疗。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血清滴度1:8表明处于活动期感染状态,未经治疗可能发展为更严重的三期梅毒。
梅毒螺旋体感染后,机体免疫系统无法彻底清除病原体。一期梅毒表现为硬下疳,二期出现全身皮疹和黏膜损害,此时血清学检测常显示滴度升高。若未接受青霉素治疗,部分患者可能进入潜伏期,但病原体仍在体内持续复制,最终导致心血管梅毒、神经梅毒等不可逆损害。活动期梅毒患者具有强传染性,可通过性接触、母婴垂直传播等途径扩散。
极少数情况下,未经治疗的梅毒患者血清滴度可能暂时下降,但这不代表自愈。梅毒螺旋体可长期潜伏在眼、脑脊液等免疫豁免部位,数年后引发晚期并发症。妊娠期梅毒未治疗还会导致胎儿先天性感染。血清固定现象指治疗后滴度维持在低水平不转阴,需与自愈严格区分。
梅毒确诊后应立即接受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治疗,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多西环素片或头孢曲松钠注射剂。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直至血清学转阴,性伴侣需同步筛查。治疗后每3个月复查血清滴度,若6-12个月内未下降4倍以上需评估治疗失败可能。日常需保持外阴清洁,避免酗酒和熬夜,增强免疫力有助于辅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