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后首次月经量较多通常是正常的,可能与子宫内膜修复过程中脱落较多有关。若出血量超过平时月经量的2倍或持续超过7天,需警惕宫腔残留、感染或内分泌紊乱等问题。
流产后卵巢功能恢复需要时间,首次月经往往伴随激素水平波动,导致子宫内膜增厚不均,脱落时出血量可能增多。部分女性因流产手术对子宫的机械刺激,子宫收缩力暂时减弱,经血排出速度减慢,积存后集中排出也会显得量多。这种情况一般无严重腹痛或大量血块,体温正常,1-3个月经周期后可逐渐恢复规律。
若出血呈鲜红色且伴随大血块,每小时浸透一片以上卫生巾持续3小时,或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需考虑宫腔组织残留。流产不全时残留的绒毛组织会持续刺激子宫出血,可能合并阵发性下腹坠痛。人工流产后感染也可能导致异常出血,常见低热、分泌物异味等症状。内分泌紊乱如黄体功能不足时,子宫内膜脱落不完全也会引起经期延长。
建议观察2-3个月经周期,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及盆浴,保持会阴清洁。可适当补充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预防贫血。若出血量持续异常或伴随发热腹痛,需及时超声检查排除病理因素,必要时进行宫腔镜探查或药物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