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的痣一般不能随便点,需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处理。痣在医学上称为色素痣,处理不当可能引发感染、瘢痕或恶变风险。
色素痣是皮肤常见的良性肿瘤,由黑色素细胞聚集形成。多数情况下稳定的痣无须处理,但位于面部易摩擦部位或近期出现大小、颜色、形状变化的痣需警惕。专业医生会通过皮肤镜观察痣的边界、对称性、颜色均匀度等特征,判断是否需切除。规范的医疗处理通常采用激光或手术切除,术后会进行病理检查排除恶性可能。自行点痣可能因消毒不彻底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或刺激痣细胞异常增生。使用腐蚀性药水点痣易造成皮肤灼伤,形成凹陷性瘢痕甚至色素沉着。
特殊情况下部分先天性巨痣或发育异常的痣存在恶变概率,这类痣通常直径超过6毫米、边缘不规则。妊娠期女性因激素变化可能出现痣的颜色加深或数量增多,这种情况需与恶性黑色素瘤鉴别。免疫功能低下者、有皮肤癌家族史的人群更需谨慎对待痣的处理。非专业机构操作可能遗漏早期恶性病变的识别,延误治疗时机。
建议有去痣需求者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术前避免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术后保持创面干燥,遵医嘱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预防瘢痕,避免紫外线直射防止色素沉着。日常需每月自查全身痣的变化,关注是否出现瘙痒、出血、卫星灶等异常症状,发现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