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甲亢可通过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治疗、手术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及定期监测等方式治疗。甲亢通常由格雷夫斯病、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等原因引起,表现为心悸、体重下降、手抖等症状。
1、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片和丙硫氧嘧啶片是常用抗甲状腺药物,适用于轻中度甲亢或术前准备。甲巯咪唑片通过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控制症状,可能出现皮疹或粒细胞减少;丙硫氧嘧啶片还可阻断外周T4向T3转化,但肝毒性风险较高。用药期间需每周监测血常规,每2-3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
2、放射性碘治疗放射性碘-131适用于药物不耐受或复发性甲亢老人,通过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激素分泌。治疗后3-6个月显效,可能出现暂时性甲亢加重或永久性甲减,需终身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合并严重心脏病或眼病患者慎用,治疗前后需低碘饮食。
3、手术治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适用于甲状腺肿大压迫气管、疑似恶变或药物控制不佳者。术前需用碘剂和β受体阻滞剂准备,术后可能发生甲状旁腺损伤致低钙血症或喉返神经损伤。需终身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需复查甲状腺功能。
4、生活方式调整限制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保证足量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心率过快时需卧床休息。手抖明显者使用防滑餐具,外出佩戴墨镜预防突眼畏光。每日监测脉搏和体重变化,保持情绪稳定。
5、定期监测初治期每4-6周复查游离T3、游离T4和TSH,稳定后每3-6个月复查。同时监测肝功能、血常规和骨密度,长期服药者每半年检查甲状腺超声。合并房颤者需定期查心电图,服用β受体阻滞剂者注意监测血压和血糖。
老年甲亢患者需特别注意药物性甲减和心脏并发症。饮食应选择高热量易消化食物,分5-6次少量进食。避免剧烈运动和高温环境,洗澡水温不超过40℃。家属应协助记录用药时间和症状变化,出现嗜睡、浮肿或胸痛立即就医。建议每3个月进行骨质疏松筛查,每年检查眼底预防甲状腺相关眼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