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后一般可以完全蹲下,但需根据假体类型、手术方式和术后康复情况综合评估。术后早期需避免过度屈髋以防止脱位,随着肌肉力量恢复和关节稳定性增强,多数患者可逐步恢复蹲姿。
采用现代假体设计和微创手术技术的患者,术后髋关节活动度通常接近正常水平。生物型假体允许骨长入固定,术后稳定性较好;骨水泥型假体即时固定牢固,早期活动限制较少。术后3-6个月经系统康复训练后,约八成患者可完成深蹲动作,但需注意保持躯干直立、双足分开以降低关节负荷。部分高屈曲度假体设计更可支持超过120度的屈髋角度。
存在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异位骨化或假体位置不佳等情况时,可能限制下蹲幅度。肥胖患者因腹部脂肪阻碍大腿贴近躯干,完成深蹲难度增加。既往有髋关节发育不良或严重骨质疏松者,术后活动度恢复可能受限。术后感染、假体松动等并发症也会显著影响关节功能。
术后应严格遵循康复计划进行渐进性训练,初期使用助行器避免跌倒,6周内避免坐矮凳或交叉腿动作。定期复查X线评估假体位置,出现关节弹响、疼痛或活动受限需及时就医。日常建议使用坐便器替代蹲厕,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游泳和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维持关节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