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疱疹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局部用药、口服抗病毒药物、物理治疗、调整饮食等方式治疗。口腔疱疹通常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免疫力下降、口腔黏膜损伤、压力过大、营养缺乏等原因引起。
1、保持口腔清洁使用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有助于减少口腔细菌感染风险。避免使用刺激性牙膏,刷牙时动作轻柔以减少对疱疹的摩擦。疱疹发作期间可改用软毛牙刷,每日餐后及时漱口。
2、局部用药阿昔洛韦乳膏、喷昔洛韦乳膏等外用抗病毒药物可直接抑制疱疹病毒复制。利多卡因凝胶可缓解疼痛,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能促进溃疡愈合。用药前需清洁患处,每日涂抹2-3次。
3、口服抗病毒药物泛昔洛韦片、伐昔洛韦片等系统性抗病毒药物适用于重症或频繁复发者。转移因子口服溶液可调节免疫功能,维生素B族片剂有助于黏膜修复。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疗程。
4、物理治疗低能量激光照射可减轻炎症反应并加速愈合,每次治疗5-10分钟。冷敷能暂时缓解疼痛,可用无菌纱布包裹冰块间断敷于患处。治疗期间避免食用过烫或坚硬食物。
5、调整饮食选择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蒸蛋,避免酸性水果和辛辣食物。适量补充富含赖氨酸的乳制品和禽蛋,限制精氨酸含量高的坚果类。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保持口腔湿润。
口腔疱疹患者应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康复期间暂停剧烈运动,可选择散步等低强度活动。注意观察疱疹变化,若出现高热、溃疡扩大或久不愈合需及时复诊。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预防复发,冬季注意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