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感染梅毒可能出现硬下疳、黏膜斑、梅毒性舌炎等症状。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口腔症状多出现在一期和二期阶段,主要表现为口腔溃疡、黏膜病变等,需通过血清学检测确诊。
1、硬下疳硬下疳是一期梅毒的典型表现,常出现在感染后2-4周。口腔硬下疳多见于唇部、舌缘或牙龈,表现为无痛性圆形溃疡,基底清洁坚硬,边缘隆起,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硬下疳具有自限性,但未经治疗可发展为二期梅毒。确诊需结合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或血清学试验,治疗首选青霉素类制剂如注射用苄星青霉素。
2、黏膜斑黏膜斑是二期梅毒的特征性口腔表现,多在感染后6-8周出现。表现为口腔黏膜灰白色糜烂面,常见于颊黏膜、软腭和舌背,表面覆有伪膜,周围有红晕。黏膜斑含有大量梅毒螺旋体,具有高度传染性。患者可能同时伴有全身皮疹、发热等表现。需与扁平苔藓、口腔白斑等疾病鉴别,治疗需规范使用注射用普鲁卡因青霉素。
3、梅毒性舌炎梅毒性舌炎多见于二期梅毒晚期或三期梅毒,表现为舌背乳头萎缩形成光滑的"镜面舌",或出现深沟裂纹。舌黏膜可能发生白斑样改变,增加癌变风险。部分患者伴有味觉减退或灼痛感。这种病变提示梅毒螺旋体已引起慢性炎症反应,需及时进行脑脊液检查排除神经梅毒,治疗需长期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钠。
4、梅毒瘤梅毒瘤是三期梅毒的口腔表现,多在感染数年后发生。常出现在硬腭、舌根等部位,表现为无痛性结节,中心坏死形成深溃疡,破坏骨质可导致腭穿孔。梅毒瘤病理表现为肉芽肿性炎症,需与结核、恶性肿瘤等鉴别。治疗需大剂量青霉素联合糖皮质激素,严重骨质缺损可能需整形修复手术。
5、神经系统症状神经梅毒可累及口腔功能,表现为咀嚼肌麻痹、舌肌震颤或味觉异常。阿罗瞳孔、构音障碍等体征可能伴随出现。这类症状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需通过脑脊液检查确诊。治疗需静脉注射青霉素G钠,严重病例可能需连续治疗数周。神经梅毒造成的功能损害可能不可逆,强调早期筛查的重要性。
口腔梅毒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禁止性接触直至完成治疗。日常需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减少黏膜刺激,避免进食辛辣过硬食物。治疗期间每月复查血清滴度,性伴侣需同步筛查。妊娠期梅毒可能引起胎儿感染,孕妇确诊后需立即治疗并加强产检。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延长随访周期,警惕治疗失败或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