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通过观察颈部肿大、测量静息心率、记录体重变化、评估情绪波动、检查手部震颤等方式初步判断甲亢。甲亢通常由格雷夫斯病、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炎等原因引起,表现为心悸、多汗、易怒等症状。
1、颈部肿大甲状腺位于颈部前方,甲亢患者可能出现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或结节性肿大。自查时可面对镜子仰头,观察颈部是否有明显隆起,吞咽时肿块是否随喉结移动。格雷夫斯病导致的肿大通常对称,甲状腺炎可能伴随压痛。若发现异常需通过甲状腺超声进一步确认。
2、静息心率未运动状态下心率持续超过100次/分钟需警惕甲亢。甲状腺激素过量会刺激心脏交感神经,导致静息心率增快。建议晨起未下床时测量腕动脉搏动1分钟,连续记录3天。甲亢性心脏病可能出现房颤,此时脉搏与心率不一致。
3、体重变化短期内体重下降超过5%可能提示甲亢。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会导致热量消耗增加,即使食量正常或增加仍可能出现进行性消瘦。建议每月固定时间称重并记录,排除刻意减肥等干扰因素。
4、情绪波动甲亢患者常出现焦虑、易怒、失眠等精神症状。甲状腺激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导致情绪调节异常。可记录每日情绪状态,若持续2周以上无法缓解,需与抑郁症等精神疾病鉴别。
5、手部震颤双手平伸时出现细微震颤是甲亢典型体征。甲状腺激素过量增强交感神经兴奋性,导致肌肉纤维不自主收缩。自查时可双手前伸、五指分开,观察是否有规律抖动,需与生理性震颤、帕金森病震颤区分。
自查发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测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素等指标。日常应避免高碘饮食,控制咖啡因摄入,保证充足睡眠。确诊甲亢后需遵医嘱使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抗甲状腺药物,或进行放射性碘治疗。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可评估治疗效果,防止出现甲状腺危象等严重并发症。